Re: [討論]【詐欺獵人】太刺激啦!
|
 |
KAMINARI:
看到緯來日本台翻譯的片名讓我覺得很有趣,可以看出日本和台灣有所不同的一些現象。
先來談一下日文的有趣之處吧!這樣或許對看日劇但沒日文基礎的人會有一些「原來如此啊!」的助益。
原劇名的日文是「クロサギ」,使用了片假名,在日文中使用片假名通常做為「強調」之用。
「クロ」的日文漢字是「黑」。 「サギ」在日文的漢字則是有「詐欺」和「鷺」二種名詞。
結合在一起就變成了複合名詞「黒詐欺」(黑色詐欺師)或「黒鷺」,所以在劇中的片頭則用了「白鷺」和「赤鷺」二種鷺來分別代表一般詐騙一般老百姓錢財的「白色詐欺師」,以及使用美色來詐騙感情獲取錢財的「紅色詐欺師」,然後用最後以史上最強的「黒鷺」(代表黑色詐欺師,以黑吃黑表示)來吃掉前二者詐欺師的片頭動畫,用以說明該劇的主要故事概要。
所以就字義上應該是「黑色詐欺」或「黑鷺」才正確,「詐欺獵人」也是因台灣漫畫譯名以及劇情中主角的行為而取稱合之。但在該劇中並沒有使用漢字,而以讀音的片假名取代之。
再提另外有趣的一點,日本人喜歡玩同音複詞(或同詞複音)的遊戲,除了文字之外更使用圖像來加強表示,不論廣告、綜藝節目、戲劇...等都樂此不疲,不僅有趣幽默,更重要的是也因此加深了對該劇(或產品)的深刻印象。
例如在日劇「時効警察」中有所謂「那須の茄子」的幽默橋段(日文讀音「那須」和「茄子」都是同音なす)。本季「秘密的花園」裡女主角「月山」(つきやま)每次都被另一個田中編輯叫成(月山)「がっさん」(在日文聽起來像是在叫「媽媽」的意思,故每次都被女主角不悅地糾正正確讀音),因為在日文裡漢字有「音讀」和「訓讀」二種,所以也正是這類「同詞複音」所鬧出的笑話。
因為在台灣沒有像日本這麼普遍的習慣性大玩文字遊戲,所以在文字上或語感,在翻譯上起來自然沒辦法像日文這麼地簡單只要一個「片假名」一語雙關、一詞二音的有趣結合,就可以把劇名巧妙地傳達並令人心領神會。不過,對日文有一定程度的人,相信遇到這樣的情形都能會心一笑吧!
再來談談台灣的翻譯,山下智久因為是隸屬於專出「美少年」的傑尼斯事務所,再加上台灣有一群支持傑尼斯偶像的FANS,或是屬於愛看韓劇「美花男」的觀眾,所以電視台基於廣告及市場考量企畫,所以翻譯了這樣的名字,並強調每集中「美花男變身」的焦點來吸引收視的興趣吧!對於劇裡要表達的東西,等先被吸引進來後再慢慢咀嚼吸收吧!
不過我個人認為取這樣的名字實在是有些... ,畢竟這部劇戲的企畫意圖在當初該劇在發表新聞時,報導文中有警惕以及讓社會大眾了解如何防犯「詐欺」之意義(可參考以下報導:http://www.nikkansports.com/ns/entertainment/p-et-tp0-060126-0003.html )
山下智久在本劇是初次的獨挑大樑主演,想必他本人也想以演技來證明自己的不同及轉變吧!不管結果或評價為何,他如果知道自己仍被定位為「偶像美花男演員」時,心裡應該會不是滋味吧!
最後回歸正言,翻譯真的是一門既有趣但又深奧的學問,不管怎麼翻或許都有其用意與立場,也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但要把二個不同文化的國家用不同的語言能夠精準的表達出來,說真的沒有在日本住個五年十年,或對日本文化及言語有相當程度的理解,實在是相當困難的一件事情呢!
以上是個人粗淺的一些小小意見。
2007-02-14 04:39:49
我要留言(推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