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Regina 時間:2003-04-21 12:12:37
愛,生命,白色謊言-白影
每一個人的生命裡,都有相當程度的謊言存在.有一些謊言,是存心的作惡;另一些,則美其名為善意.那麼,當人生走到盡頭,善意的謊言是不是真能減少傷害?又到底是不是愛?愛又是什麼?白影試著提供我們一些思考的空間.
要了解直江的行為,必須先清楚的明白,直江,是一個披著醫師白袍假象實際上卻 瀕.死.的.病.人. 看的懂這點,直江所有莫名其妙的行為都可以得到解釋.從人的角度來看,死亡是人生最大的挫折,對直江而言,他的挫折還要更深更難以忍受.因為他本年輕有為,懷有雄心壯志,可是卻癌症侵襲,突然間被判了死刑,過去所有的努力不但還來不及收成,硬生生變成白費,也不了解為什麼自己會得這樣的病,更難堪的是自己醫師的角色幾乎變成了嘲笑,因為他救不了自己.處在這種狀態下,直江極為複雜矛盾:強烈的挫折感促使他以性愛來證明活的能力;自暴自棄,菸酒不離以加速死亡;封閉,空虛,心死,所以倫子溫暖的天使般的春天的笑容他不能抗拒;明知無用又想抓住一點點生命的尾巴,願意以自身為白老鼠試驗新藥,奮鬥到底,試圖心服口服;痛恨不珍惜生命的人(戶田),敬佩能把握生命勇敢堅持的女明星;同時他領受到無以倫比的孤獨-不像出生,我們有母親陪伴,死亡卻只能自己經歷-以及與孤獨時而平行卻又時而跨線的[恐懼].誰不怕死?直江身為凡人照例不能除外.害怕使得他一次又一次的以白色謊言來試圖減少對自己的傷害,保護自己:面對癌症患者說不出實話,因為是他自己害怕事實.告訴病人病情不要緊,沒有關係,以及那個假手術,是因為他很清楚他其實很想說服自己他的病沒有關係,不要緊,即使這是謊言也有短暫的安慰.他不敢對家屬及倫子說實話,因為他一方面怕家屬及倫子知道後會做出他不能承受的行為,譬如拋棄,一方面又擔心家屬及倫子也不能承受事實,也不希望看到倫子傷心,因為傷心的倫子也是他害怕面對的.他試新藥作數據想做好醫師其實還是怕死的表象,也想告訴死亡你打不倒我.自私的帶著倫子去北海道,因為那份害怕與孤獨感讓他真的希望到最後最後倫子仍能陪伴他.選擇自殺,部分也還是因為害怕-即使是已準備好接受死亡的人,對於過程仍然懼怕不已.但是就如同磁必然吸引鐵般,死亡霸道的擋在直江的面前,揮不開,推不走,躲不掉,他唯一能做的就是選擇如何死亡.當領略到他人生什麼都沒有了,什麼都掌握不了了,只剩下如何死這件事,是他唯一能控制的,我們又如何能呵責一位瀕死之人,對於他的生命作出有意識的決定呢?要確實的感受到直江身為臨終病人的無奈,才能體會他的自殺有多麼痛苦,也因此我們看到就算直江同時賦予跟生命大有關聯的兩個角色,一是搶救生命的醫師,一是生命消失的病人,仍然沒有讓他真正領略到生命的本質,那就是:我們不能選擇生,也不能選擇死.如果他最後選擇了尊嚴死,我們才能說他真的超脫了生命的困頓,同時接受[生]與[死].很可惜,直江沒有找到生命的出口,幾乎可以斷定,他一定是帶著遺憾,不解,甚至憤怒離開人世.
面對生命困頓,很多人如同直江般選擇用白色謊言試圖掙扎,誤以為是愛.有沒有用呢?白色謊言,從文字學定義來說,是一種無害,為了善意,不想讓人受傷,甚至是[純潔]的謊言.我們來看看劇中幾個角色,對倫子媽媽而言,丈夫外遇,離婚前她為了不讓自己受傷,的確活在這樣的謊言下,幾乎要說服自己「謊言變成真實」,但是真的真實嗎?倫子媽媽最後選擇離婚,因為漫天大謊就像包不住火的紙,一燒就面目全非,她必得誠實面對夫婦關係後,選擇帶著女兒自力更生,堅強的活下去,才能在人生看到光明.事實也是,她的女兒是一個光明的角色,直江說過,倫子像極了媽媽,志村太太必定是在誠實的自我下活出生命的火花.再看石倉夫婦,這對一個與直江病人面重疊,一個與倫子重疊的腳色,簡直在預告直江與倫子的結局.對於石倉先生而言,癌症與死亡是殘酷的,他的逃避反應非常正常,旁人看到他的逃避與恐懼,自然也會試著說些善意的謊言來安慰他.但是謊言能維持多久?我相信他很早以前就知道自己的命運,但是他跟直江一樣害怕真正面對的後果,所以他也不戳破.但是,這樣的舉動其實很危險,我們看石倉太太在老公去世後的反應可以看出問題所在:對石倉太太而言,[不能為他做什麼]的悔恨是一輩子的,數十年生活裡對老公的感情糾葛也會因為老公已死而幾乎無法可解,況且她還不被承認是太太(當過夫婦就知,夫婦間的愛恨交織情緒複雜程度,比灑狗血的連續劇只有過之而無不及),她有可能就陷在這樣的心理一生沉淪.我聽過心理輔導專家說有些人或許,是或許,不是一定,能靠對著空椅子說話的方法來設法解決.這個部分小橋醫師看的很清楚,可惜直江與石倉都沒有看到這一點.他們自私的心以為謊言代表愛,幸好石倉還留下遺言告訴世人其實他老早已知,謝謝太太的照顧,也給了石倉太太一張結婚證書,這很重要,因為這部分代表他不再用謊言,而是誠實的試著解開太太部分的遺憾,太太才有可能藉此重新出發.雖然瀕死,他仍然想的到太太這部分的情緒,算是有那麼一點長進.人死不是一了百了,不但死者的情緒要切實的找到出口,生者如太太與倫子的心更會因為死者已逝而加倍複雜.很可惜編劇沒有看懂這部分,甚至刻意淡化,是很不對的事情.時間不能治療生者.臨床病例顯示,喪偶者若能走出陰影,其實是非常幸運的.很多生者終其一生都走不出陰霾,活在虛無中.時間或許能讓生者產生淡忘的假象,但當類似的經驗再度出現時,生者會情緒爆發,變成憂鬱症.石倉與直江唯一的不同在於,他選擇了自然死.從這個角度看,石倉本身是誠實面對了死亡,也看清了生命.直江雖然因為停止服藥而算是誠實的接受了事實(服藥的理由上段提過),可是就是在不能選擇自然死上讓我為他掬淚,因為他的情緒必然沒有真正獲得安撫,真是遺憾.順便一提,演石倉的老牌演員的確是功力深厚,因為他看蒲公英的眼神隨著死亡漸近而反映,非常傳神.跟直江醫師面重疊的小橋,在我看是最誠實面對人生的人.他也有過為了各式各樣的理由而說謊的經驗,但是我們看到了他的成長:他從直江那邊學到臨終病人不要加油而要[不要緊]的心態(這部分非常真實,因為我確實被指正過),也學到要尊重病人的意願,很符合我們心目中理想醫師的形象.他從婚約事件學到誠實面對自己的好處.編劇願意把他及倫子媽媽編成這樣正面的角色,對於陷在謊言中掙扎的苦命人而言,是很有鼓勵作用的.女明星也是選擇誠實面對自己的人.她是否能再度繼續她女明星的人生我們不知道,極有可能因醜聞而斷送,但是因為她已經看到了謊言的人生是無法長久的,她會有能力在誠實中活出自在的人生.
那麼,白色謊言如果不能代表愛,愛又是什麼?我們來看直江的遺言. 因為無論如何我希望能親口告訴妳.現在的妳,就算看到我這樣很難過,我也要告訴妳,我做了治療,但還是不行,救不了我,很快就不能走路.
愛要誠實.對自己,對別人.這是愛的第一步.
剛認識妳時,我知道自己是個瀕死之人,決定不再愛上任何人,但直到認識妳,妳漂亮的眼睛,照亮了深處黑暗的我.
愛有打動人的力量.如果我們的愛很真實,不求自己的益處,如同身為護士的倫子真實的愛護石倉先生般,愛就會產生力量.
打從開始我就準備在那兒結束自己的生命,潛入深深的湖底,消失的乾乾淨淨.但是,我還是很害怕.日子一天一天近了,很害怕,變的自暴自棄,但是妳仍抱著我,而且救了我.
面對死亡是孤獨恐懼的,愛,尤其是不離不棄的愛,就像溺水時的繩索,可以拯救靈魂.倫子,妳做的夠多了.
我太自私了,直到最後一刻還希望妳陪著我,讓妳一個人留在世上,獨自跳入湖裡,都是因為自己的自私,想憑意識結束自己的生命.
愛不能自私.
見過妳母親後,我相信有一天,妳也會和她一樣.
因為愛,直江擔心倫子以後的人生,直到他見到倫子媽媽,確定倫子會有個好模範去過堅強而美麗的人生.愛,因而放心.
有一天妳也會遇上喜歡的人,我會微笑祝福妳的.
看似簡單,也最容易被忽略,但這句話才完完整整呈現直江對倫子的深愛,是全劇的重點與精華所在.無論是說者還是聽者,對於生命,尤其是死亡,必須切實正面的交鋒過,才能從這句話裡體會深情.因為想到以後倫子要孤獨的走下去,直江是無論如何不能放心的,他很清楚孤獨的可怕,他很清楚恐懼的可怕,他必定要讓倫子能再度站起來,不能在孤獨恐懼悔恨中度過一生,也不能老是記著過去,活在過去中,活在直江的陰影裡,活在以為再度愛上人是背叛了直江是忘記直江的罪惡感裡,倫子必須再度學會如何愛人才能走過傷痛,所以他撒下這句天大的謊言.想想明明是自己所愛的人,想永遠在一起的人,卻被迫拋棄,硬生生的拆散,拱手將倫子推給別人,自己除了放手以外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違抗,因為,我.死.了. 這是多大的痛苦,卻是唯一一句白色謊言在愛與生命裡有正面作用的話,是真正的善意謊言,真正的愛.這個謊言,如果倫子想的通,對倫子就具有治療的作用.倫子要能體會他的深愛,才能迎向正面光明的人生.光靠一個小孩是不夠的!但倫子體會了人是可以新生的嗎?觀眾體會了嗎?
該出發了,妳在等著我,我最愛妳的笑容,所以,別哭了.
不希望她失去笑容,希望她有快樂的人生,所以才交代別哭了,另一句愛的表現.其實這句別哭了也不容易,小半也是謊言.瀕死之人,對於他所愛的人會不會為他而哭其實很在意.
我愛妳.
不要小看這句話的力量.對很多臨終的人而言,這句話不但說不出口,更不知如何說出,就這樣抱憾而終.對生者而言,能聽到這句話,所有的辛苦犧牲代價都值得.當然,也有很多生者因為聽不到這句話而抱憾終生.倫子很幸運得到了這句話,親耳聽到直江對他的愛的保證.不然在這種情況下,倫子會產生極大的懷疑,不知道直江到底愛不愛她,她會有一種被背叛了的感覺,她會很難再去相信愛.直江從倫子身上體會到了什麼是愛,他也回報,愛倫子. 幸好有最後的遺言,直江才不是一個白活了人生,不懂愛的混蛋.白影很不容易看懂,要看這部戲的內涵,必須有相當程度的人生歷練.所謂內行人看門道,外行人看熱鬧,它精緻的畫面,動聽的音樂,看似感人的愛情故事,觀眾很容易被浪漫的感覺吸引感動,但是如果我們要跟它產生最大共鳴,死亡是不可避免的磨練.包著浪漫糖衣的白影,其實探討嚴肅痛苦不已的題目.我沒有說白影是不可多得的好戲,其實這部戲有很多錯誤示範,不過它確實可以讓人整理思考.認同也罷,不認同也罷,至少白影是大膽的呈現了人在面對死亡時的情緒.在我看,這部戲,既然是商業片,是及格了.如果編劇能有一個特別篇探討倫子的心態會更好.順便一提,在選角方面,演主角的中居正廣很有潛力,但真的需要再歷練.他如果能有再深刻的體認,假以時日他會成為演心理戲的好手.竹內結子表現普通,不過在得知直江死亡時的哭泣,以及她之後進入直江房內呼喊直江及對房內的樹的表情令人印象深刻,稱的上真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