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砂時計』,一部夾雜「愛情」與「風土」的午間連續劇
|
 |
日劇瘋神:
-------回覆:橘子皮------- 這種每天一回的劇集,真讓觀眾忙碌,也真讓觀眾過癮!
剎那就來到第7回,進度實在很快。看了後,卻驟然發現有點被鯁到的感覺!原本很輕柔的旋律,明顯節奏跟步調在這集裡有點亂了章法!
這部戲雖說在老窠臼裡磨新粉,但拍攝得十分精緻用心,在淡淡情愁裡,構築了相當感人的戲劇張力。其實這之中,幾個演員的精湛表現佔了不少的因素。可是從第6回開始,當劇情發展到中學的少年少女時期,卻突然令我意識到前後氛圍不符,有不能連戲的感覺!
我一直感覺:「小林涼子」在接手演「杏」的少女時代,似乎high過了頭!其實,就大體上言,她已把一個過分矜持,卻又愛得不知所措的少女情懷,表現得十分出色。可是,在很多地方她卻把節奏加快了!以致她所呈現的「杏」,竟然無法讓我跟「美山加戀」與「佐藤めぐみ」連成一氣!
這不是說「小林涼子」不會演,應該說是「導演」在要求「演員」詮釋「角色」時,沒有導正「演員」。
老實說,「美山加戀」與「佐藤めぐみ」在演繹「杏」一角上,你會感覺那個步伐是一致的,無論就講話的神情、口氣、和節奏,以及許多動作的細節上都很神似!因此,「角色」於時、空的前後轉換時,不會有格格不入之感。可是,「小林涼子」的這一部分,似乎給人一種跳躍式前進的錯覺。如果那個節奏能調整至似「石原里美」在『H2』中的「春華」或「綾瀨遙」在『喊愛』中「亞紀」的調子最適合,特別「春華」之「角色」最像「杏」此刻的心態,若能以他為本,相信感受將不一樣。
這部戲計有四個「角色」是各由三個「演員」分飾童、少、青時期,因此同一「角色」的「造型」、「個性」和「舉措」之一致性和連貫性很重要!「藤」與「椎香」較沒問題,「大梧」的青年時期之選角我總覺值得商榷,當然這是我個人想法。
不過戲的主軸,其重心還是在長大後的發展,因此爾後的4,50回才是最精彩之處吧!依我看,現在還仍是布局階段剛轉入主軸的前言部分,大家切勿輕言放棄。
難得能看到午間連續劇,在此,該給某些辛勞的朋友更多感謝的掌聲!
2007-03-26 21:36:39
我要留言(推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