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會員 重寄密碼 加入會員 简体
日本偶像劇場
   動畫 人氣榜 綜合    動畫
綜合
︙☰
回覆   回看板 上一篇 下一篇   同主題 第一篇 展開 編輯
Re: [討論]江口洋介、稲垣吾郎、廣末涼子共演CX系09年1月火10『トライアングル』(Triangle)
日劇瘋神
-------回覆:小夏-------
※小夏說:
:-------回覆:mako666-------
:最近重溫一遍『冰的世界』,再反芻『Triangle』太靜態的分鏡、太薄弱的音樂,至於演技就暫且跳過不談了。從角色對談道人物分鏡,江口洋介所飾的怪咖刑警,從一開始刻意地靠近廣末涼子所飾的葛城佐千,到精心設計的同學會並讓佐千尷尬、驚異,全片節奏步調皆緩,沒能像冰的世界一樣,大手筆而隨心所欲的應用運鏡…才能在沉悶抑鬱的故事鋪陳出來。

挑剔地說,拿『冰的世界』與『Triangle』相比,我覺得稍有不妥。

如果仔細觀察,『冰的世界』在攝製上是很前衛的,劇的主軸經常醞育於某種詭異的氛圍下進行,整個結構不時以誇張、隨興、扭曲的「超現實主義」方式顯現,他「意識流」的手法十分明顯。劇情大膽地解析劇中人物的變異心理狀態,甚至不惜驚世駭俗地剖解扭曲的人性!這部經典之作,不是稍精於此道的人,恐很難認同。

『Triangle』基本上算是一部不錯的懸疑推理劇。整個攝製的手法仍不脫傳統日劇的固有風格。劇情看似寫實,其實「浪漫主義」的味道極濃!他不說甚麼大道理,只專注於探索並利用兇手的「犯罪心理」,企圖讓全案水落石出罷了。

其實論好看易懂,後者才是標準的日本風,一種承襲自歐洲尤其德、俄的影視風格。

:拍攝群體人物,要凸顯人群中的「出眾者」作為主題焦點、但始終沒能點出關鍵角色的特色。從第一集就幾乎是清一色的單調分鏡,即使用到特寫鏡頭…也只用了小特寫而已,絕無分辨─其中的異妙奇趣。簡潔優雅,可能是全片定調的風格、但實際上應該不僅如此!觀眾有如存在於螢幕,同一且持續的空間與時間裡,但鏡頭和鏡頭之間的變化、敘事模式提供了我們僕朔迷離,辨識故事的方向。景別也是其中一種變化方式。景別有遠景、中景和特寫。特寫的近距離拍攝,就像真實世界個人空間一樣,產生親密或隱私的感覺、然而只用了小特寫,不能充分展現角色生命的精力火焰!;中景是多人對話主要的運用模式;全景現已不常用,但最吸引人的是,它允許演員使用肢體語言。本片幾乎沒有吸引人的全景,細膩描述人物甚至物品的特質、這點真的很遺憾。

基本上,大大的分析頗為中肯,藝術的精髓在我眼裡,似乎就在於一個精準的「對比」運用,也就是如何在「齊一中凸顯差異,在差異中凸顯齊一」?這常是凸顯「主題」或「主體」的不二法門。

在運鏡及場面調度上,其實連續劇不比電影可以有更充裕的時間研琢每個分鏡。雖說『冰的世界』也是連續劇,但明眼人一看就了解它擺明著走實驗性質,一味地天馬行空,對好此道如小弟者,自然讚譽不絕於口。但也有人無法認同他運鏡的大膽,也就是極大跟極小鏡頭的過度使用,有時到了突兀之極。

所謂大特寫跟大場景一般始於「蒙太奇」理論之後,也就是所謂「新即物主義」的主要美學技巧。這種技巧傳到美國,於是便花招百出,更能集聲光之效,創造商業電影的極致!

就電影語言說,每一個「景別」確實都被賦予各種特定的意義,這對觀眾在透過「聯想」「象徵」或「類型」等主觀意識串連後,自然就會有各種故事概念產生。而運鏡及場面調度的良劣,在視覺效果上當然也會發展成良劣的的結果。

其實大大所擔憂的遺憾,在第1、2回中確實存在,但第3回就改善了非常之多。無論是長短鏡的交錯使用,從大特寫、小特寫、中景到遠景都有,自片頭的刺殺開始,受傷倒地、…客廳繪畫的幾處鏡頭變換,男主人公在病床上運用了許多大特寫,包括片末臉部有疤人物出現時的大特寫,...而劇中長鏡頭遠景也更多了......不一而足。在我感覺上,第3集無論是鏡頭變換、推、移、跟拍或zoom及fade的轉換或轉場上都十分流暢!至少我個人是這種看法……

:葛城佐千與美智惠,一對素昧平生、未曾謀面的女孩,不論是誰也蘊含不為人知的過去,但前兩集的鋪陳欠缺紛境變化,似乎亦未達預期養人的正面回應。往後希望能以更豐富多趣的運鏡以及精湛凸出的內心戲,特別是眼神與肢體語言以及轉場。我想要改變頹勢更上一層樓,很難!因為一切就定位且無法再稍做修潤。

其實第3回後,已漸進入佳境了…..劇的節奏加快,推理上也更有邏輯感,大體言,似乎很少再出現亂無章法的場面了。

一點小小看法,就教於先進們。

2009-02-07 20:17:02          我要留言(推文)
回覆 上一篇 下一篇   同主題 第一篇 展開 編輯

聯絡我們   dorama.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