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鈴木老師--自然人本的另類教育法
|
 |
sakuai:
(前言自刪)
這算是一部頗另類的校園劇。 它不走熱血勵志路線、也不用搞笑強調青春活力, 在探討初中生青春期心理狀態時, 也不是那種刻劃黑暗面的陰沈驚悚風格。 它有點像是「女王的教室」現實版加上「告白」的溫和版, 鈴木老師以獨特的開放式教育理念, 用孩子遇到的生活事件,訓練學生獨立思考、邏輯判斷的思辨能力; 並且在尊重每個孩子都是獨立個體的前提下, 以民主討論代替預設立場的管教,以平等對待取代強制的威權管理。 這樣的師生互動很讓我眼睛一亮, 鈴木老師的教育理念與其說是在教導他的學生, 不如說是藉此告訴這部戲的成人觀眾, 大人可以用更開放更平等的非主流價值觀來對待孩子。 我覺得,目前在教育崗位上自認為站在所謂「教導」立場的老師們, 更應該來看看這部作品所想要傳達的想法。
這部戲裡取材的生活事件有許多都頗為敏感。 或許跟這些角色的年齡背景有關吧, 身處於初二這段心智似懂非懂但生理已經成熟的青春期, 除了學業的煩惱,大概情竇初開都是這些孩子們生活裡糾結的主軸。 話是如此說啦~ 不過,日本人的性觀念會不會也太開放啦~ 戲裡面這些二年A班的學生, 有男生已經有多次戀愛經驗並且還與小四女友發生性關係, 也有女生不僅有豐富的性經驗,還毫不避諱地對老師同學大談性事... 這些內容,不要說鈴木老師聽了覺得頭昏, 連我這歐巴桑觀眾也覺得真是大開眼界了~~
不過,這也表示原著漫畫/改編腳本願意採取不迴避的立場, 針對現實世界中這個年紀的孩子最關心最敏感的問題提出有誠意的討論, 讓身為父母或師長的成人觀眾能夠看見另一種不同於以往的教育方式, 一種以真誠對話取代八股說教、以信任啟發取代威權訓練的民主教育法。
我覺得這部作品裡最想要呈現的應該就是這樣以人為本的教育精神。 以尊重孩子的主體性、信任人性的內在力量為大前提, 大人採取從旁輔助啟發的角色,引導孩子自己看見問題的癥結, 然後讓孩子在看到事情的全盤脈絡與所有利害關係後, 尊重孩子自己接下來的判斷和決定。 用白話說就是,大人不是用堂皇冠冕的道理來塘塞, 而是讓孩子心悅誠服地接受事理。
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尤其對一群才剛開始以半懂不懂的常識去探索世界的少年少女來說, 那等於是讓大人在孩子還在理解生命的學步階段, 就要一邊扶持卻也要一邊學著放手讓孩子自己去走自己的路。 這中間的分寸拿捏,就連對大人而言也是一種學習的過程。 所以鈴木才說這是一場實驗, 他將這樣的教育理念貫徹在自己的導師班裡, 希望透過這樣的互動讓學生的心靈有所成長, 讓孩子都能以更理性更多元的體認與判斷去看待世事。 然而也因為是一場實驗,所以就連鈴木自己常常都要面對迷惘與未知, 因為這是一段大人真正開放心胸、不預設立場, 孩子才會敞開心門的心靈對應過程。
我覺得這部戲的最後一集相當精彩。 編劇在這一集花了相當長篇幅呈現彷彿審判大會的場景, 孩子用他們得自鈴木老師教育法的學習成果, 正面挑戰鈴木老師讓女友未婚懷孕的事件。 這種立場反轉的對立情勢不僅挑戰孩子的思考能力, 同時也挑戰了鈴木老師一向堅持的教育理念是否還能站得住腳。 這樣的討論場面容易陷入艱澀陳腐的八股說教,讓觀眾不易下嚥, 但我覺得編劇及導演將這一長段情節的節奏處理得恰到好處, 在觀念討論與戲劇張力間平衡得很好。
(段落自刪)
最後我還想特別一提的是這部戲的片頭曲畫面。 不同的學生一個一個輪流戴上鈴木老師的眼鏡面對鏡頭, 有的若有所思、有的活潑搞笑, 我想,它要說的是, 孩子們在鈴木老師的帶領下, 學會了用老師教給他們的多元與理性去看這個世界。 這樣的畫面安排,我覺得很棒~
這是一部有一點點嚴肅但仍不失輕鬆的好作品, 它刺激我反省了許多關於大人自以為是的想法, 內容很有意思~非常有意思~~ 大大推薦~~~
(本文非完整版,閱讀全文請到我家,謝謝!) ------------------------------------- 歡迎來我家讀日劇、過生活 http://www.wretch.cc/blog/sakuai
2011-12-04 22:01:52
我要留言(推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