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流星之絆--咖哩加上巧克力口味的推理劇(應該無雷)
|
 |
sakuai:
這齣戲一開始,刑警柏原就提到,他最喜歡的咖哩是加上巧克力的口味。 他的同事荻村很驚訝地說,從來沒聽過有人這樣吃咖哩的, 後來他也好奇地學柏原拿著小刀將巧克力削成屑屑撒在咖哩上試吃了一口, 呃....難吃啊~~ 可是荻村後來顯然也漸漸喜歡上這種新奇的吃法, 以後每次點咖哩,他也習慣拿起隨身小刀將巧克力削削削地加在咖哩上, 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
這段小插曲就很像「流星之絆」日劇版給我的感覺。 明明就是很東野圭吾的原著,就像「白夜行」那樣, 講的是很宿命很悲傷的推理故事, 但是讓腳本家宮藤官九郎非常強烈的個人特質一改寫, 整齣戲怎麼變得還挺歡樂的,有時候還蠻無厘頭的好笑。 要說是讓觀眾哭笑不得,還不如說是笑中帶淚、淚中還含笑..... 當然,這種跳脫了原著調性的做法有其風險, 手法糟糕的話,整部戲會變得胡鬧混亂,不知所云, 然而宮藤官九郎總是很有意識地在歡樂完了他的創意之後, 記得回到故事主幹,回歸屬於東野圭吾的宿命主題。
看這齣戲的前幾集,為了適應這種原著與改編腳本風格兩極化的融合, 我確實摸索了一段時間,真不知該用什麼調性來期待; 然而卻也在一集一集往下看時, 不知不覺就習慣了這樣忽冷忽熱既悲又喜又寫實又天馬行空的劇本。 而且,看到後來,還蠻享受這種宮藤式的搞笑加上東野流的沈重.... 那種感覺就很像是荻村刑警習慣了加上巧克力的咖哩, 既新鮮又獨特,還很讓人樂在其中。
~~東野圭吾的原著~~
原著小說我還沒看過, 但是根據過去看過幾齣東野圭吾小說改編的影像化作品, 例如「白夜行」、例如「手紙」, 大致還曉得作品中總是透著人被命運捲入不幸的無奈和掙扎不出宿命的悲哀。
「流星之絆」同樣也有這樣的特性。 有明一家三兄妹原本有個幸福的家庭, 帶著兩個兒子的爸爸幸博和帶著一個女兒的媽媽塔子兩家人共組全新的家庭, 一家五口靠著爸爸經營的小小西餐廳維生,和樂融融地共同生活。 某一夜,當三兄妹半夜溜出去看獅子座流星群回來後, 卻發現父母已經陳屍家中,兇手逃逸無蹤。 一夕之間,年幼的三兄妹突然家破人亡生活頓失依靠, 他們也被送往孤兒院生活.... 往後的十四年間,這三兄妹逐漸長大成人, 他們不曾忘記那悲慘的一夜,誓言要手刃元兇,報仇雪恨。
故事是這樣開始的,然而卻也在他們鍥而不捨的追查過程中, 發現了當年兇手另一個悲傷的宿命。 這個部份是本劇的大雷,我就不在此透露了, 不過東野圭吾的特色在此完整呈現-- 人,被黑色的命運之神苦苦追趕無法掙脫,當被逼到極限時, 人性一時的脆弱往往就造成後面環環相扣的悲劇產生....
我喜歡東野圭吾的作品在於他呈現社會事件的同時, 不僅深入探討受害者和家屬的心情,同時也還原加害者當時的心境, 並且給予所有角色人性上的理解,讓讀者看見人性的殘酷與脆弱同時並陳, 看見事件表象的背後更複雜而難以一言論斷、關於生命的矛盾與真實...
~~宮藤官九郎的改編~~
當初這部作品最讓我好奇的就是, 宮藤如何在調性如此厚重的東野圭吾原著中,揮灑出屬於自己的色彩。 而他果然沒有讓我失望。 他在維持原著骨幹的架構下,居然真的可以加入自己一貫的歡樂與奇想, 讓這齣戲跳脫沈溺於悲傷宿命的黯黑色調。
其實我不見得喜歡宮藤官九郎的每一部作品。 例如他的「舞伎哈哈哈」太過吵雜熱鬧, 看完整部電影會讓我覺得腦筋裡一直嗡嗡作響, 一大堆高彩度大動作的快節奏忙碌影像還留在腦海裡揮之不去。 但如果是不那麼刻意高聲笑鬧的劇作, 我還蠻喜歡看他總是喜好在劇情中穿梭於不同時空的創意安排。
早從我第一次接觸他的作品「曼哈頓愛情故事」以來, 到「愛的魔法使」、「虎與龍」、「我是主婦」再到這部「流星之絆」, 宮藤總是喜歡用大量劇中劇的手法將他天馬行空的想法大膽加入主幹中。 這不僅讓故事情節得到意外的發展, 並且可以藉此跳脫原本的劇情調性, 另外加入或歡樂或懸疑或歌舞或妄想或惡搞或芭樂的各式情節, 豐富並立體了整齣戲的內容和風格。
在「流星之絆」裡,宮藤官九郎藉著有明三兄妹的詐騙案件, 為每一集編寫了漫畫風格的劇中劇, 並且讓劇中配角得以出任劇中劇主角, 以第一人稱主述,搬演各式各樣的誇張情節。 當然這樣的穿插手法對不同口味的觀眾而言見仁見智, 喜歡的人會很愛,不喜歡的人可能會覺得與主結構格格不入。 不過對我而言,這種歡樂穿插於懸疑加沈重的口味裡, 倒也不失為一種嶄新的創意,我自己看到後來還蠻津津有味的, 甚至後來還會很想念那個妄想系長的劇中劇, 乃至於當以為這部劇中劇已經結束,卻又發現還有完結後的特別篇時, 心裡還頗覺得有意外驚喜,看得很開心~~
只不過,不知道東野圭吾本人對於宮藤如此惡搞他的原著, 將一部強調宿命與無奈的嚴肅作品如此改頭換面, 他心裡真正的感受不知如何呢?我真的很好奇~~
~~結語~~
我覺得這是一部挑戰觀眾口味界線的作品。 東野圭吾原著和宮藤官九郎腳本這兩者本來就是兩極化的風格, 一個沈重一個輕鬆一個嚴肅一個搞怪一個強調現實一個喜歡加入幻想, 兩者路線的融合只要一個不小心就裡外不是人,兩邊不討好; 但處理得好的話,這種跨風格的呈現就能成為獨特的創意, 為不同喜好的兩種觀眾群帶來驚喜。 所以宮藤官九郎果然還是有他的獨到之處, 至少這部戲讓我從頭看到尾還越看越入迷。
這部作品對我而言彷彿就是一盤巧克力口味的咖哩, 原本的咖哩夠味夠好吃,加上了巧克力的提味,口感新鮮創意十足, 算是一道成功的新開發料理。 在這裡也推薦給大家嚐嚐~~
------------------------- 歡迎來我家讀日劇、過生活 http://www.wretch.cc/blog/sakuai
2009-02-20 00:15:28
我要留言(推文)
|
|
回覆:1
|
 |
ciao:
-------回覆:sakuai------- 不知道會不會被刪文呢? 但是加上巧克力口味的咖哩 CIAO煮過 不用懷疑 真的好吃 但是記得 只能加純度高的巧克力 不能是廉價放一堆砂糖ㄉ的七七乳加類ㄉ
~~~~~~~~~~~~~~~~~~~~~~~~~~~~~~~~~~~~~~~~~~~~~~~~~~~~~~~~
大大比喻的真好 宮藤對我來說真的就像巧克力 感覺就是幸福歡樂 百吃不膩 東野的書則是各種不同食材混入的咖哩 無論海鮮 牛肉 雞肉 蔬菜 最後都回歸到 宿命的咖哩味道
------------------------------------ 吃500元麵包是個人取向 http://www.wretch.cc/blog/y1003yakaki
2009-02-20 01:07:24
我要留言(推文)
|
|
|
|
回覆:2
|
 |
捲起來了:
-------回覆:sakuai------- 流星之絆日劇 之前花了三天的時間看完 真的超好看 我最喜歡中間穿插的詐騙故事 笑死我了 還有整個劇情走向都會令人一直迫不及待的想看下一集 之後應該要借小說來看看^^`
2009-04-10 13:48:49
我要留言(推文)
|
|
|
|
回覆:3
|
 |
四姑娘:
-------回覆:sakuai------- 被騙了。我還以為加上“巧克力“的口味指的是“LOVE“呢~ 那樣解讀也OK吧!重口味的困境咖哩加上人情巧克力。
在看完「魔王」對復仇劇的悲慘有些恐懼後,「流星之絆」根本是毒藥。 可是,宮藤加上二宮,就算只有一個我也吃,更何況一次來兩個。 意外的很搞笑。不是「池袋西口公園」那種悶。跟二宮前幾部比,步調快很多。 總的來說就是新鮮感十足。雖然還是悲傷,不過,我看到了希望。
:只不過,不知道東野圭吾本人對於宮藤如此惡搞他的原著, :將一部強調宿命與無奈的嚴肅作品如此改頭換面, :他心裡真正的感受不知如何呢?我真的很好奇~~ ME TOO.不過我更好奇的是,東野跟宮藤這種組合是誰想到的。太天才! 日版候文詠&蔡康永…
PS:宮藤官九郎的作品,我大推「木更津貓眼」,不但倒帶再加料。很是精彩啊~*有空請一定要看!
2009-04-12 02:28:53
我要留言(推文)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