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波太郎 時間:2008-01-20 00:34:54
在改編成電影電視及漫畫等作品的推波助瀾下,在世界中心呼喊愛(世界の中心で、愛をさけぶ)一舉打破挪威的森林保持十幾年的銷售紀錄成為日本出版史新一代的文學類盟主,看過中文版的人大概很少人被感動,即便是電影,個人看過後也覺得不過爾爾,但是在看過電視劇完整的表達後,我被作者所想傳達的訊息感動,流出讓自己都意外的淚水
這部不到200頁的小說,最初在日本也不受重視,後來在偶像明星柴崎幸的推薦下,銷售扶搖直上,但是,作者片山恭一卻說,他從來也沒想過要寫純愛小說,在看完這一系列作品後,我也認同片山的說法,這是一部探討生的人如何面對死的人的文學作品,如同被他打破紀錄的挪威的森林一樣,探討生與死才是作者想要傳達的訊息,但是在成功的商業包裝下,這樣有點嚴肅的主題,卻成為純愛系的經典,而讓千萬人一起掬淚,不得不佩服柴崎幸年紀輕輕卻相當有眼光~
編劇的創意與改編的功力
電影的改編,就整體而言,個人認為是比較失敗的,但是編劇坂元裕二等人卻想出了”錄音帶傳情”這樣的好梗,在電影中營造出時光交錯的感人氛圍, 也帶出80年代的時代特色,另外,最重要的是將原著中青梅竹馬的亞紀與朔長達4年的交往縮短成一段4個月的夏季戀曲,並且將原本是優等生的兩位,改成朔只是位平凡的高中生.而亞紀卻是文武雙全的校園風雲人物,這樣有趣的反差增加故事的張力,但是在電影中,我們無法看出亞紀為何對朔如此主動示愛,另外一個梗是安排兩人的結婚照創造全劇的另一個高潮,但也因此捨去朔的爺爺而另外創造一位開寫真館的重爺,他們倆還接受重爺的託付去竊取骨灰....
但是這段情節有點牽強,原著中,朔的爺爺可是千託晚請的,在亞紀的鼓勵下,朔才勉為其難的答應這種荒唐的任務和爺爺去盜初戀情人的骨灰,而電影中居然讓兩個小情人去偷骨灰,還安排班上另一對情侶也約在墓園約會...這樣的情節,特別在日本這種社會,未免也太kuso一些....
好在森下佳子所寫的電視劇本將這些在電影中不連續或是不合理的設定與情節都加以整補,一樣借用了亞紀在葬禮致詞遇上大雨的橋段,卻神來之筆的安排朔為她撐傘而催化兩人的愛情,而一向逞強和慣於壓抑情感的亞紀會愛上直率且悠哉的小朔也就毫不牽強了
原著中的小朔其實是有點討人厭的,但是在電視劇中的小朔成功的利用電影中純樸又迷糊的海港少年形像再加入深情專情和內向性格的元素,增加兩人情感的真實性,也鋪陳之後朔17年間都因思念亞紀而為憂鬱症所苦的感人情節
電視版亞紀的形像也是採用電影版的設定,但是多了點千金小姐的味道,少了漁港少女的爽朗,電影版很忠實的重現80年代漁港少年少女的面貌,電視版則多了些唯美的意境,相較於原著,電影版畫蛇添足的安排朔的女友過多的戲份和無謂的巧合連結,也許只是單純想幫把書打紅的柴崎過過戲癮吧,電視版反而比較忠於原著的精神
所有在原著上的符號和象徵以及電影中的錄音帶和寫真館的素材也都透編劇精心的設計,充份的延伸與整合,比如錄音帶延伸出兩人在夢島上的時光郵筒那段,放在海邊17年的錄音帶,應該是受潮而不能聽了,但是彷彿是亞紀顯靈似的指引,朔聽到17年前亞紀充滿幸福的對未來的期待,終於崩潰而去投海,最後他被沖回岸上,經此生死關,朔終於踏出幸福的第一步...
另外也增加週邊的許多重要角色,藉由彼此關係的重疊增加故事的真實性,比如谷田部老師就是一個能貫穿全劇的精心安排,而朔的爺爺和電影中的重爺巧妙的結合,可說是集原著與電影的大成,非常成功的作品~
劇組及演員的表現
會吸引人在一年內連續看了電影和電視,故事已不是重點,演員的演技卻很容易被拿來比較,尤其在長澤雅美的演出受到大好評之後,電視版的綾瀨遙所承受的壓力顯然要更大,好在兩人所飾的同一角色在不同編劇底下有不同的個性,電視劇比較吃香的是有更多的表現機會,電影中一場戲交待的情緒在電視劇可以用40分鐘來鋪陳,比較演員的表現是不公平,不過,綾瀨能脫穎而出可能多少也拜她本身的運動員底子,這可得感謝坂元給了亞紀運動員的這個身份,綾瀨為戲在短期內減肥以飾演癌症病人的用心比長澤的圓臉更具說服力,之後兩年,長澤聲勢一直高過綾瀨,但是2007年,綾瀨首次主演的夏日連續劇螢之光大受好評後,已甩開長澤和澤尻,成為最被看好的20世代女演員了
之前還只是小配角的山田孝之能扛起這個重責大任,不得不佩服石丸製作人的強烈直覺,當他看這部小說時,就已鎖定山田,而山田的成熟的演技也能充份發揮,讓人感嘆,日本似乎有不完的年輕好演員~
詩
在電影中被捨去的,朔的爺爺想要盜骨灰的動機是來自中國古詩”夏之日,冬之夜,百歲之後,歸於其居”這段,不僅在電視中重新被採用,山下佳子還另外找一首詩來連結亞紀對生命的看法也增加亞紀想去澳洲的動機,這個橋段應該是山下最得意的了,因為亞紀初登場在葬禮上就是獻這首詩,而劇終,以當童詩畫冊編輯為夢想的亞紀也親手做了畫冊留給朔,寫的也是這首詩,亞紀在臨死前來不及親手將這要給朔的生日禮物交給他,17年後,當朔重回家鄉,並到亞紀家去捻香時,才由亞紀的父親轉交給他,在經過17年後,亞紀將自己思索生命的答案告訴了朔,讓朔獲得重生,這是電視版中最讓人感動的創意.....也讓這一系列作品有一個完整而完美的呈現
如果你問我枯葉有什麼用? 我大概會如此回答你... 「枯葉是為了滋潤生病的大地呀!」
你問我... 「為什麼需要冬天呢?」 而我大概會如此回答你... 「冬天是為了孕育出新的樹苗」 你問我... 「樹葉為何如此翠綠呢?」 而我回答你... 「 為什麼!? 當然是他們充滿了生命的活力呀!」 你又問我... 「為什麼夏天必須落幕?」 我回答你... 「這都是為了讓綠葉們全都能從容赴義」 最後你問我... 「隔壁的那個女孩去哪了?」 而我大概會如此回答你... 「你已經看不見她了...」 「因為她就在你的心中」 「你的腳...就是她的腳...」
|